跑步是大众参与最多的运动,坚持跑步,你会发生哪些重要改变,以下做了最精辟的总结了。
从身体到行为,这10条改变是你可以看到的。
1、心肺功能显著增强
经常跑步的人心脏有这么些典型特点:
安静心率较低,跑步时同等配速下心率较低,极限强度下最大心率更高,心脏收缩能力和舒张能力显著增强、
每一次收缩射血能够向全身提供更多血液,每一次舒张放松则可以收集更多来自静脉的回血,从而为下一次射血做好充分准备。
因此,安静状态下,跑者只需要较少的心跳次数就可以满足全身供血需要,呈现节省化表现,而在极限强度下,心脏仍然能能够高效工作。
在2016年年底,美国心脏协会已经将心肺耐力作为“第五大”生命体征。
众多科学研究强有力地支持,心肺耐力被证明是比传统危险因素如吸烟、肥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和高血糖更有力的预测死亡风险的因素。
换句话说,通过跑步提升心肺功能对于健康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。
2、运动系统变得结实而又强壮
运动系统是由骨骼、肌肉、关节三大部分组成,坚持跑步会对骨骼、肌肉、关节均形成积极影响。
跑步会让骨骼变得结实坚硬,这样就可以有效对抗骨质疏松,减少骨折发生风险。
跑步可以让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转化,从而让更多肌肉纤维在耐力运动中被募集,慢肌纤维的特征是肌纤维比较细长,而并非像快肌纤维那样体积肥大,这是为什么跑者看上去瘦削的原因,当然这并不是说跑者缺乏肌肉,只是跑者通过长期训练,形成了特定的肌纤维类型,他们的肌肉形态不同于健美者罢了。
跑步还有利于关节健康,让关节变得更加灵活且稳定,还能增加了关节韧带强度和软骨厚度,所谓“跑步百利唯伤膝”是对跑步最大的误解之一。
健身跑者骨性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.5%,而久坐不动人群的骨性关节炎发生率为10.2%。
3、能量代谢系统变得适合长时间运动
跑步使得线粒体数量和体积增加。
什么是线粒体?
线粒体是肌纤维细胞内的能量工程,来自呼吸的氧气和来自肌肉、血液的糖原、脂肪最终被运输到线粒体,在这里完成氧化分解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,耐力运动使得线粒体数量和体积增加当然有助于耐力表现。
此外,跑步使得有氧代谢酶活性也得到了增强。
什么是酶,酶是促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,酶的活性的增强,可以明显加快糖、脂肪的分解,从而在单位时间为运动提供更多能量;
换句话说,有氧代谢酶活性的增强可以提高你的输出功率,让你跑得更快。
4、更低的体脂率,良好的身材
耐力好的人都没有胖子,因为对于跑步这样一项需要克服体重的运动来说,过多的脂肪只会增加身体的负担;
因此,较低的体脂率(男性9-12%,女性14-17%)是成为精英跑者的必备条件之一。
跑步也是最佳的减肥运动之一,许多跑者刚开始跑步的目的都是为了减肥,在成功减肥后,逐步成长为成熟跑者。
瘦而结实使得跑者成为身材最好的群体之一。
5、更少发生疾病,身体健康水平显著提升
跑步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健康水平,更可预防多种类型的慢性疾病,因为,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“运动就是良医”,慢跑对于高血压,冠心病、糖尿病、癌症等等这些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;
众所周知,慢性疾病是导致人们死亡最主要的原因,减少慢性疾病发生就是延长人类健康寿命。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我联系删除。